近期,汽车行业可谓热闹非凡,频频登上热搜榜单。品牌之间相互诋毁、激烈竞争,甚至恒大这类话题也被卷入其中,让人不禁感叹,顶级商战竟如此“接地气”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适时发布了《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,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》,为行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反观造价行业,尽管内卷与恶意竞争现象日益严重,但行业协会却鲜少发声。目前,仅有部分地区协会发布了反内卷、反恶意竞争的倡议书,这不禁让人疑惑:协会是否真的对当前形势视而不见?
回顾两年前,汽车行业协会曾组织多家车企签署《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》,明确提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,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。尽管如今车企间的价格战仍在持续,但汽车协会多次站出来号召和倡议,其态度值得肯定。尽管实际效果可能并不显著,但至少展现了行业协会维护市场秩序的决心。
相比之下,造价协会在处理行业恶性竞争问题上,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,甚至取消造价咨询资质、设置信用评级等举措,反而加剧了市场的内卷化。
造价是个小众行业,缺乏足够的关注度和影响力。即便行业内卷严重、竞争激烈,也难以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。
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恶性竞争现象视而不见。相反,我们更应呼吁加强监管,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罚、严罚,并全行业曝光,让违规企业付出惨痛代价。只有这样,才能有效遏制恶性竞争,推动行业健康发展。
当前的双随机、一公开抽查以及填表打分等差异化监管方式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现问题,但缺乏严格的惩罚机制,难以起到震慑作用。
因此,我倡议全国全行业的协会、企业和从业人员应积极行动起来,共同推动行业监管的严格化、规范化,让恶性竞争无处遁形。
让我们携手努力,为造价行业营造一个更加公正、透明、有序的发展环境,让每一个从业者都能在公平竞争中实现自身价值,共同推动行业的繁荣发展。

评论